返回首页

比较拉斐尔的《圣母像》和《中世纪圣母》说明了什么?

来源:www.dianxin.cn   时间:2022-09-18 02:23   点击:343  编辑:齐柔 手机版

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画像,可以这么认为那些圣母都是最美丽的,包括了那幅《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拉斐尔喜欢画美女,他笔下的圣母不是《圣经》故事里的女人形象,因为她们太庄严了,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的女模特,都是美女或美少妇,

很容易想象,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有图书上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表情不清晰或者五官不写实。拉斐尔从现实生活中物色漂亮的女模特,然后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在精湛的技法之下,画中的女人自然也和真人女模特一样,“和谐、圆融、愉快、优美、温和”这10个字可以用来形容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态,其画风也是如此,

拉斐尔将天才画家达芬奇的写实风格与米开朗基罗的抒情风格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得恰到好处,于是才画出丰满圆润而柔和的圣母像,画中的圣母既温柔又具有人类保护者的气势,从而也体现出感性美与精神美,相比较其他画家笔下形象庄严“一本正经”的圣母,拉斐尔的圣母自然就显的更加漂亮又有亲和力,

为什么其他画家,比如达芬奇要塑造形象庄严刻板的圣母呢?这是因为达芬奇是按照宗教神权者的要求描绘的,神学思想里,圣母是庄严的、没有笑容的,具有权威的女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女人怎么会让人觉得漂亮呢?对吧。拉斐尔的个性也较随性,犹如一个浪荡公子,他对美女的爱慕称赞从不吝啬,同样以充满爱意的笔触描绘人物和环境,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画面氛围,完全没有过重的宗教意味,而是充满人间世俗气息。

拉斐尔一生中总共画了50幅圣母像,每一幅画中的圣母都显的年轻、美丽、充满母性的光辉,《西斯廷圣母》这幅画的整个画面被安排得非常均衡、和谐,散发端庄、祥和、纯净以及优雅的美感,画中的圣母一脸亲切慈善的样子,像是向观众走来,这样的画面动感,瞬间拉近了观赏者和画中人物的距离,这样就将崇高的精神理想和人类的情感相结合在一起。在“文艺复兴三杰”中,拉斐尔的作品是最没宗教意味的。

我觉得应该是说明了,当时人文主义的一个发展从中还是能发现很明显的东西,也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表现,中世纪的这个图的话,很明显,就是由一些艺术特点的话,不符合人文主义精神,也就是没有以人为中心,而拉菲尔的这一幅画,更多的就是表达了一种人性。

比较了,菲儿的声母像和中世纪的圣母,这中间说明,他们对神灵的崇拜都是第1位的。

说明了母亲和信仰,在我们的心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绘画主义摄影是什么?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摄影艺术流派其创作题材大多取予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创作方法是主题先行,先画草图,请人扮演拍摄,再经暗房加工而成。故作品结构严谨,布局考究。艺术特点是作品极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

该摄影艺术流派所以产生于斯是历史之必然。如前所述,摄影一进入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其能够“复写和留存” 现实景象的能力风靡了人们,而它能不能以其“摹象传情” 的能力进入造型艺术的殿堂尚待人们开发和探求。1847年,一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叫T .库蒂尔(T .GOUTURE)拍摄的题为《古罗马的没落》剧照,以其宏伟的场面和浓郁的文艺复兴时代艺术风格,与其时被艺术史家誉之为维多利亚艺术风尚――拉斐尔前派的艺术思潮合拍被时人震惊和思索。使摄影家认识到摄影在“艺术领域” 里一定也会大有作为,造型潜能和空间很大,从而开始体察到摄影的另一种特性――造型性,启示和激发他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热情。例如这一时期中著名女摄影家J .M .卡梅隆夫人(J .M .CAMERON)就明确表示要“坚决地跟着拉斐尔前派走” ,积极参与发起和组织成立名垂摄影史的“拉斐尔前派小组”的绘画主义摄影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八年之后的1855年,摄影艺术家O .G .雷兰德(O .G .REJLANDER)摹仿T .库蒂尔拍摄剧照的方法――摆布导演地拍摄出具有情节性的被评论家誉为“摄影艺术发轫时期的佳作” 和“用摄影来绘画”作品《玩耍》;另一位绘画主义摄影家W .L .布拉斯(W .L .PRICE)的《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亦相继问世。

绘画主义摄影是盛行于二十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

摄影绘画主义流派在摄影艺术学中,可分为广义和狭意两类。

广义言,该流派以绘画造型原则和美学追求规范自已创作的摄影艺术流派。

狭义言,则专指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1857年达到顶峰,八十年代已接近尾声,终于结束在1886年P .H .爱默生(P .H .EMERSON)发起的那场大“批判”中的、以当代拉斐尔前派为榜样,追求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摄影艺术流派,它被称作“高艺术”(HIGH ART)。是这一时期摄影艺术的主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